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谈谈怎样写好工作总结

  [复制链接]
学文 发表于 2012-5-15 08: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常有一些同志和我探讨如何写好总结问题。这里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试着从方法的角度谈谈怎样写总
9 R. F+ g0 }" a* h% t# S& k% J* Z
( e; W6 ~( I& E/ M* j结,一孔之见,不揣冒昧,抛砖引玉,只为促进交流,促进工作。善于总结会受益终生。概括来说,要明2 m/ S  I$ p/ ~) O

+ o6 v# R( B; s, \7 x- ]3 o白意义、懂得方法。要弄清范围,把握主题,合理结构,注意全面,突出重点,反映工作,精选材料,精! J' a$ k: W5 H

2 i) v" f+ K: U/ L+ r  E炼语言。, Q% @6 G; Y) r" V" f

6 X8 k- H$ c) ?7 f- J/ H; D(一)明白搞好总结的意义,端正认识4 `  Z0 `- x; L/ u

+ Z- V% U/ e2 F总结是对前一阶段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从理论的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以明确努力方
- U. A( R# S+ y$ @0 [/ m: a0 e# R7 W! K0 `6 G) x
向,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体。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认识上升为系统的、深刻的理( e' D- `5 }( M7 d
( M0 j* D, }, n+ o
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 ^3 k4 g& q1 n! r7 w; U2 p

0 U1 `& X0 G" v* g2 k# \$ s, X毛泽东说过: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见总结是社会进步、1 U- D7 L" q1 w7 x5 V% H4 P
( z; d8 f/ R/ m/ g: I2 p) S  Q
人类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的一个步骤。总结的作用---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寻找
* I, q  Q" e% F# z
' W0 Y; }$ W& U& d! ]5 p% P# m' r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培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团结群众、争取领导的重要渠道。总结的特点---% o. n# _1 d2 n4 y% l, p/ D9 Q! E' |
) f) z% F: k) K3 X& L
客观性(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评价,尊重客观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内容实事求是,事例、数据可靠);
) L* Z( @; R0 A) z" a
$ W& [3 _* ]+ R, z; N典型性(要对成绩高度概括、归纳外,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总结概括经验教训,得出一些规律性“基本、
- {' H3 r6 ]1 Q5 d+ x8 k! P; q4 P  d2 n) b* z
突出、本质”的认识和启示);指导性(总结过去工作的成绩与失误及其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指导今后, X7 P* V3 S  ^" N

2 p, }2 K; q, }/ R! }- ~" @( E工作);证明性(总结表达手段是被动的,用自身实践活动中真实的、典型的材料来证明各个判断的正确  ~8 N' v9 J2 R9 g
2 ]! B; }' e8 H2 z5 S: d
性)。基本目的---为今后的工作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找出对策,鼓舞斗志,调动士气,少走弯路,提高, q' D/ ?9 d1 g# q, c0 v( x4 E% {  H
9 A, d% o/ G. u/ w% F2 O& p5 R
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光为自己,也要为他人。可以说,总结是人类不断前进的法宝。
) x; v5 N" P* x) A7 N$ M
/ q; x6 m' _4 @4 n  M9 n(二)弄清需要总结的范围,准确命题
; \2 k+ t# M" T/ u, Z  P) S
9 M+ O# G( G) H5 U5 M. m总结范围,是指总结的具体指向。就是说一份总结材料,它所反映的只能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一定范+ E- v2 t3 i7 J& _: Y
/ M7 I, a# G7 k0 d3 k; |
< DIV align=left>围内的人和事。从性质角度划分---全面(综合)、专题;从主体角度划分---单位、部门、个人;从时间! i  H2 r( ~. N. @& a

  G2 y' c1 G# i( E4 S角度划分---月、季、半年、年度;从形式角度划分---报告、汇报、小结、检查;从内容角度划分---经营! e* h4 s1 r$ q7 f5 Z
; _8 T4 W) x; b: R$ B7 t8 Q
管理、党建工作、综治、双拥等。要根据“命题”要求,不能乱套。一般来说,单位总结、全面总结、年3 y# e) q( `) p; y1 b9 u
6 L. s% Z0 \3 H# F
度(甚至几年)总结、大型总结,无论从篇幅的长度、情况的复杂、材料的丰富、观点的提炼、经验教训
3 q" s1 V/ D  t! |/ h5 R* Z% i4 I! d4 Y
的分析,还是今后工作的安排部署,其要求都要高于与之对应的个人、小结、专项、短期之类的总结。因- o0 A7 W  \, ?6 u: |. w

3 j" Q- `+ S/ k5 T% R( W5 ~此,有必要受到更多的关注,下更大的功夫。常见的问题,有的对主体把握不住,时而单位,时而个人,
6 W0 M7 H1 T2 n# b" A, k
; P* i- t* J- J3 Z! V6 c时而他人,来回串岗;有的对总结的内容把握不住,全面总结不全面,或者面面俱到,一盘散沙,抓不住
8 [% }, f6 B8 R6 F" S+ P! B6 h
( ^1 b! Z; O+ z% G! y; x重点,抓不住要领。单项总结太淡薄,几句话不痛不痒,雨过地皮湿,不解决问题。或者东扯西拉,张冠( B; o3 H3 }3 n  F( y/ Y

5 I; F1 Z5 ^- |% t$ f李戴,没有围绕工作的主题来写,事倍功半。有的对小型总结掉以轻心,简短而言之无物。大型总结最缺
! a; {" o1 G% m8 H4 H9 \8 K! _1 M8 {; B7 q
乏的是宏观把握能力,把握不住主题,回答不了事关全局的问题。包括观点的提炼,材料的取舍,经验体
% G$ o1 {- B# l7 x5 Z: k: P$ m
* E% N1 o, H, O3 i会,问题原因,今后工作部署的重点把握。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总结材料,容易出现忽视往年工作和过多
+ Z- ^1 R" `. T! `4 }3 \" L
$ [% \) M. I7 c# m8 c+ Q述及往年情况的问题,应当是篇幅上相对侧重于现在,兼顾过去。近期总结,有的觉得无话可说,惰于思
" \2 O* G( d# @6 Y$ ~, N# [' a* z
" _/ N0 i% a0 h7 }% _考,常常轻车熟路,把过去的、人家的某些例子某些话照抄过来,流于俗套,失去自我。" l: W7 E- d& l( X8 B

6 w2 c: j- Q- ]: Z(三)确定总结的基本思路,明确框架
' s) G6 K0 g4 D, a0 e7 e- g4 x4 Z# g2 q5 c2 O! q. Y, d5 o
总结的文字格式,总结由以下五部份组成:1、标题;2、引子(前言);3、主要工作情况;4、收获体会;* n7 K  ^- i0 V$ ]" f

$ B# j* C8 k, p% @5、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其中,主要工作情况、收获体会、存在问题等应作为整个总结材料的主要内
  N8 C4 Y' D$ B; {) e; t% x# O+ v4 A! @5 F7 N! Y" ^5 f
容来思考。在具体行文中,因事因人而异,结构样式、语言特色会有所不同。总结的文字要求,要客观、
: I/ O' u, j5 y0 b
+ I- I* @, z' j% v准确、简炼、规范、生动、信息量大,根据要求,控制字数篇幅。5 K3 N$ B! w* A' F& i" L

" E5 x: ?5 U) P6 V3 d# g7 G首先要构思一个好的基本框架。如何结构,写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写几点什么内容,9 @! \2 z/ O5 t; h8 D
  I3 i; E: F7 H" L) D' P* ~5 Z3 C
主要用什么材料,解决什么问题,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要安排设计好。常用的总结归纳式(综合式),
# |- {4 J9 R# a$ S9 r9 {: c9 ?- X# A9 f* S: O4 N/ K
就是把材料概括为要点,按一定的次序分为一、二、三等条,一项一项地写下去。这容易条理清楚。分项
1 \3 p: R" p9 @/ m+ C. O' U
2 `3 [6 n! A# G  L4 l$ o$ r式(直叙式),就是把做的事情分几个项目,一项一项地写下去,再归纳出经验、问题三个顺序写下来。8 o4 e3 B" P0 q6 r  F) f" ~/ F

. q) _% y* W1 Z; t! X8 ?. j" Q这种结构单纯、易学。漫谈式(经验式),即按照实践经验,把自己的做法、认识、体会慢慢叙述出来。
6 L' K4 b4 L6 O" ~( j
! D& U3 v* P6 f! K' A5 {这种方式多用于经验总结或报告。  [# A9 I" t8 H  u2 Q# H  v! G
, P, J- r: u+ M" Y4 B* \
其次要制作一个好的标题。主标题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概括,突出主题,准确定位,催人奋进。各部分次1 l& V. a, r: P
( m/ [# D8 [  K# ^) X% X( k
标题也不可忽视,次标题是对每一部分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它们共同作用,用来揭示整个总结的主题。9 S- N; I" a. |% C& i+ y
4 T- d: K. o* ?8 d. H- _2 T" ?
因此要精炼、深刻,准确概括所属部分内容的本质,使人一看标题就能大体明白这一部分的基本内容,而; f. T* v7 E9 L% J6 T' L

$ z2 k8 ?3 b. Q( L7 q, G4 }& s8 Z+ ?# X$ w且标题之间要相互呼应,构成内在的逻辑联系。
6 r) P3 G, p  F) E4 I$ Y; t: [5 Y: s" `/ O3 x
其三是要占有丰富的材料,亦称素材。好比高楼大厦,要靠一砖一瓦。缺少砖瓦,建不成高楼大厦。这些
7 R( A. ^9 N1 l( G  o- I
6 E- O3 `* P8 w5 v" i8 o: c! Q素材,应该是工作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得到的,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对材5 J# w0 q0 l7 X& a: q: T

4 {- U; H9 ?7 @1 d* B料的要求,除了真实,就是丰富,韩信点兵,多 多益善。实际上就要求作者深入工作生活实际,深入工作
4 X5 g- z5 B( H$ e+ l: t
& e, X4 ~* b3 g一线采访调查,大量占有材料。调查研究做好了,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你的总结也就“手中
1 Y* h+ B- S7 q  u8 ?5 N+ `
  \5 G: t" ~  l7 Y+ }1 ~有粮心中不慌”了。
8 ]0 C9 n# K9 M% }& H, p( x* P/ E2 ~- `3 r
其四是要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用通俗的语言,简明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这是一种反5 @; e% \- g8 d
6 G2 j2 [7 R0 p1 C' |
映表达(写作)能力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辅之与来自民间和基层群众的生动语言,进行加工创造,使
( R: U$ U' `! E5 C+ O+ g, {$ C) X! L0 i
语言文字更加生动传神,更好的表现总结的主题,那就会为总结材料增色不少。我们看到,好文章总是十  k" F  A* _6 ~
1 c6 I9 y/ k, _
分生动,十分感人的。当然,生动语言要靠平时注意积累,临时抱佛脚是勉为其难的。8 w7 ^% ]: d$ e
9 K, @9 N8 n5 E! c  ?% \+ q
其五是要排兵布阵,完成写作,形成作品。把结构设计合理,把主题把握准确,把材料丰富在手,把标题
) ?8 o; L$ I4 ?1 _1 ^
; X8 ^1 r- B: o/ l' r! s$ g/ V安排恰当,把语言凝练到位,这还只是做好了总结的准备工作或前期工作,好比大厦有了图纸,准备好了
1 q: Y4 j% Q- ?2 r  X% B* f5 u& a6 f. p/ c6 V5 d/ c: Y
原材料,但这并不是大厦本身。要让原材料变大厦,还要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依照一定
" c% l( i" F2 i5 f' C
! L2 k6 s% A* q1 R之规(总结的内在要求),进行生产,完成建造,这才能够形成产品(作品)。生产--建造--写作,这是
% Y2 I5 ^& |4 c+ @1 r9 K( W$ G8 ?/ p
一个工作量很大,很费神的劳动过程,也是一篇大文章,难文章,不易做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4 t- w, }- i' [+ k8 D$ n* U/ k! E- {3 [7 K& k# j, Z) k4 q. R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对于怎样搞好总结说得头头是道,轮到自己来写,就会遭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
6 ^. r  o& J) c
4 ~4 u2 t/ ~# R2 y; H尬,总觉得才思枯竭、难以为继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有艰苦磨练自己的思想准备,不要指望今天似乎明白
$ ]; r8 p0 U9 [! y% M  n7 p
% q9 p" [. F4 [3 l了总结的要领,明天马上就会写出很好的总结材料。但是有一句话是真理,那就是:勤能补拙,功到自然. a2 L5 `5 e. y$ G1 ^, u, i

/ W3 J% E2 ]+ x* x& {# ]7 e7 v成。惟有多读多思多写,才能拿出好的作品。! B" O# k5 E  ^" M. q4 f6 \$ A

9 X* E0 J2 O+ |) }/ [8 Y! i) s(四)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客观0 s# b9 w0 @8 i3 f2 z! m8 F

2 ?9 ~: e, n$ I总结既然是为了找出成绩和问题,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利再战,就有必要对过去工作进行全面回顾,不能
; f! i, @, T+ P4 Z4 }
; Z: C$ r5 }4 ^9 J( T- W3 i0 K顾此失彼。所谓全面,一是指基本情况、成绩问题和经验体会、今后打算,这几个重要的方面,都要进行9 L- R0 ~/ }3 N+ h3 h
, H- H2 Y# k! U" [5 k/ `- k7 V
概述,一个方面都不能少。少了就不能算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总结,就会失去指导工作的意义。二是指上
3 T7 f3 a9 @3 G' M; N0 J
8 v5 Z6 U2 n# `+ G+ w1 ^8 {述各个方面,每一方面自身的内容,也要全面反映。要对基本情况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反映,就要回顾当6 b+ {& r2 I: }

( j5 R0 F4 Z. h0 b# \初的打算、决心,碰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取得的成果--业务效果和社会效果,7 |, a0 p( B0 h( p" W# |

, \+ W! s9 ^6 j% R各界的反映,对发展进步的意义作用等。分析问题,既要找出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要分析产生这些问# |7 w& n) [; T' l# j
5 ?6 |0 T& p- J8 I# z# p/ U9 ]
题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全面总结,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都用同样的篇幅、同样的笔墨去. ?8 W0 c% o* G) F: ?1 g
& L9 E" W7 {; l* j
反映。相反,必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就是说宏观上是全面的,微观上是有分寸的。
* {* ]$ ^, `2 e$ _) n( h$ G7 y# t: v5 v
(五)必须抓住工作的重点,详略适宜
+ s$ k3 N3 s1 d9 ?
  w% S; |( _' t8 a$ }8 g; L# d& C7 y" Z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重点不突击,如“大而全”。就是文章的柜架大,所做的事情说得全;
, I8 {4 v7 i0 J8 `* h' z* W2 i5 T7 P4 n+ ~& p
“主次不分”。就是平均着墨,该详不详,该略不略。“流水账”,全过程,只写“干了什么”,不写“干) S  {% C* U' e* K' _( l. R& O% V

7 K) H1 {& r+ Y- ?, p" e" e- K- u得怎么样”不作分析,平平淡淡。+ r9 o; d2 c+ o+ Y3 k+ y5 j
* {0 L% l/ p9 @  p0 \6 I9 x2 ~0 ]! T" ^1 c
事无巨细的总结一遍,是毫无意义的。常见有的把总结写成了流水账,有的写成了万年历,有的写成了杂
& f9 X) W& ^0 q6 A5 q# s2 g9 O6 T( Z; D6 S
货铺,人们听了读了以后,感觉乱七八糟,不得要领,这是总结之大忌。人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必须抓住
4 B$ }/ F. G7 H, K' E8 T+ O) P2 P8 @. J- t: a# ?" h+ z
最重要的工作情况加以总结。所谓重点,应是这些方面:单位的基本职责任务,上级部署的重要工作,有- V' `* j: u' @2 P- G$ V+ k" d

& [% R! c4 @$ S1 g1 Z  F4 w$ z; `, S关生产经营和职工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的处理,付出精力最多、倾注% j' ]& m1 ~! J9 h/ c2 |8 Q, g0 e

+ ]) r; H. R- R( ?9 m2 O3 T3 ^心血最多的工作,你的得意之作,你的最大忧患,你的最深刻的经验体会,你的决心和希望,你的具体计
- ?' }( r/ g: k* t9 q+ p/ z# U( _" @7 {* b7 a
划等等。可以先把它们罗列出来,然后你就紧紧围绕这些你最爱最恨最牵挂的东西,去展开叙述---重点总, h( n8 [+ u2 u# ?2 r

' A: W- R# A( |& }结。就企业来说,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业务拓展、产业结构调整、安全生产、职工素质等是综合性总结
4 u) g! H! j& \' n) B/ k7 L% ?
4 v0 K" v$ ^0 l" L) X: w重点。综合总结中,有些事情,虽然不是经常性的职责,但在某一阶段,却成为了中心工作,使用了大量
7 ?, ~" K  J9 U  k2 k9 H9 I# ?' O# e$ p- S, b
的人力物力,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必要进行总结,就要花费一定笔墨,认真进行总结。有一些事情,做
& m6 c  D/ ?8 p6 w5 z- Q/ t/ y7 h6 M# X$ o
的也不错,但与工作主题相去甚远,或鸡毛蒜皮,意义不大,说了会冲淡主题,则不必多说。总之,重点7 J' r( s$ U8 o* {
' P# a: w! d4 o/ O
--应该做的,受关注的,费力大的,倾注多的,有影响的,特想说的那些事情。同时,一定要注意,这些
7 g% s0 F" m- U, x
$ E. x7 |8 q* z7 W6 L% {) X重点,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时俱进。如何突出重点,要掌握详略适宜的原则。一是实则详,
, f0 n# G, `& s( s
/ ?$ J& t) t/ m# f虚则略。二是新则详,旧则略。三是特点详,一般略。
  R6 n* _* k# Z' M6 w( A- Z. `, z" H+ |4 X2 n
(六)围绕中心选生动事例,紧扣主题5 r1 {; s* e4 D
( U" |8 K8 C2 g( N+ N# H; d
材料积累是写作的第一步,但并非所有的材料都能进入作文,这就涉及到了材料的选择,简单地说,“选9 L  N, N  L7 U$ Y, c/ V

1 ~, n+ r3 d7 D; L择材料就是从积累的素材中提取文章所需的部分”。即要选择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 a9 `8 {# F9 y& }

0 p3 }3 N  s; y/ |9 k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也会使主题更加鲜明。那么选材时都应注意哪些要求呢?
( p; B6 w, r2 b% J( E$ B
9 `5 j/ \( g; _8 r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材,做到选材准确,抓住中心,围绕主题,选择素材中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 L: g5 Q: N" u% S* Z* i! Z0 T# ~, D9 ^! V# H
例文:《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东方新港——记张家港港》# c( x/ T7 e7 X+ U  i

5 ~$ `# g) M& q张家港港——近年来崛起的长江三角洲的新兴港口,现在已经为世人瞩目了。它从1970 年投产以来,已
5 h4 M  \) s9 z3 U; m1 v; ~2 \4 O8 c6 ~% O. s/ t; M, G
经同世界上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四十五个港口有货运往来,1985年货物吞吐量为三百四十多万吨,集装箱吞
) o: k$ N8 Q) i9 w) ]1 T% ?, L5 @4 \2 v( [0 Y- c
吐量跃居全国第五位。一个六十年代的渔村、渡口能在短时间内建成一座东方大港,并作出如此成绩,与: ?6 i+ |# {# B: Z
) G: F1 ]  h. R" B$ G9 x
港口兴业中的开拓、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张家港港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无不透出港
. g* s5 u; W7 Q, m0 L" m4 Y4 `1 x7 J# g. _5 _9 J
口的创新精神。1 v& E! K% O4 o% w

4 E( j1 v3 _6 C* B* ]五个“第一”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f5 R% _9 c5 a5 n6 c

( a2 A2 R1 t4 j; F: u8 M首先,张家港港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外轮进入内河港的港口。
/ A6 G, E- ]8 W. l8 e
% Z" M$ w# y8 n. x- u6 _第二,第一艘外国滚装船——日本的巴拿马籍轮船于1983年5月7日在张家港港靠岸。这在国内是前所未
. {, k8 G+ I8 Y4 f4 A/ Y$ f
1 A4 m) R3 P6 i9 V3 l$ M" W% X5 l有的。张家港港在领会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上,勇敢地作出这样的抉择,坚定地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使8 m4 V; X+ |/ V0 V- e

- P' t/ s* \; Z1 n港口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港口对外开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起到了为上海等大港分流的作用。这
6 n$ C+ y4 g. }/ \" V
5 @8 W- m& G8 K6 z' i( \样,既搞好了与国内港口的联系合作,又加深了与国外的交流。
( [' e! a5 b3 d9 t- T
# Z; n% m/ Q" Z' s+ K第三,张家港港是第一个浮码头运输集装箱的港口。我们参观了港口的集装箱公司,那里堆放着花花绿绿
8 m2 n; Q% x/ ~4 q4 c; T
0 r( X( Q7 J6 z+ i的集装箱,有20吨级的,有40吨级的。集装箱运输能提高运输效率。原来那种散装的运输,轮船要在码
1 o# Y1 ]# V+ ~* L  p$ {
# `: A! j6 }$ z3 A- _# M9 _头停留八九天;现在集装箱装卸只需一天。另外,集装箱还能节省劳动力,减少货物损坏,减少污染。浮
  V% C+ h# v# X% l, X+ ~
1 h" b. C. z7 B0 L8 C' w码头运输集装箱难度很大,因为码头是移动的,张家港港知难而上,在这个项目上夺魁,这是他们创新精2 ]' a0 P% K. r/ M: W7 j

- B6 r$ E1 V4 L神的又一点表现。) ]) S: C5 j* G! D$ E  m% }6 m( X) a

. j+ H2 I7 G$ O# g$ V 5 p5 h( ^* V& e. {7 N/ B! M

5 v* I% |/ I" H9 I  R; H8 ]! E& k第四,张家港港口是第一个浮码头停靠35000吨级外轮的港口。
& G/ F* M: a% F9 u7 }3 u5 }2 k6 L- u% k; u
第五,张家港港的水上木材运输速度居全国第一。
3 I; r2 @0 E0 w; c9 _. o4 V) R$ P3 x' y) S. o
五个“第一”的桂冠就这样被张家港港摘走了。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国家的关怀分不开的。张家港# r! {( N& _. ^1 _+ B* Z
+ K) R  _: e: @; P
港地理环境优越,但更重要的是张家港港全体职工上下团结,同心协力地结果。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把
- q+ ^. D: z" A" A! @; i
0 |5 a& ^* m+ }, ]; ]& |3 i% P张家港港建设成港口群体城市,因此,他们不甘心停留在现有的基础上,他们要不断地创新、开拓。张家) g) Q5 n  X  F

: B) w. |* h; H* p* G8 Z( R港港五个“第一”是近年来张家港发展成果的结晶,张家港港从一个荒滩发展成现在这个新兴港口,离不) @  p+ S! U. z6 Q% r5 B

6 r2 F1 H6 A% K3 L* V7 S1 o* c开它本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导。港口好比一个窗口,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改革开放是国( ]) [. L5 T0 I5 v
  a, z9 a) S; P, {3 O' w
家必然采取的基本战略。愿张家港港——这颗黄金水道上的明珠,放出更耀眼夺目的光彩。(1988年江苏$ H3 h( u0 E/ x; i$ v* k7 A

7 q" m$ Y8 |# H# Z* X/ G省优秀作文)6 t4 _; M1 B6 n* C: o9 g( z, V" h  V

1 v0 n8 ?, t: s+ n6 D作者从张家港港获得的感性材料是丰富的。“创新”则是作者最初的、也是最深切的感受。文章选择五个4 S6 G  R5 z8 o+ E* C
5 p; _" z& L1 c
“第一”,作为记写张家港港创新精神的基本材料,让人信服,令人振奋。较好地做到了选材围绕中心,
% \- ^  `* N) e
# l" j" @0 S8 e3 }  w6 \7 L0 x为主题服务。, U" y# C& W- l% _; R+ \- l1 c
" T1 b- w. n4 Q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有时人家讲了半天道理,我们不知所云,而只要举一个例子,就会豁然明白。搞总结4 e+ F5 z" @" F" k( v; o9 N+ E
( m+ P2 h" o3 U% I1 D2 T
也是一样。总结材料多使用抽象概括语言,看起来和听起来不如看小说听故事那样引人入胜,不容易给人
7 H  j4 g! H0 L& W
& u: T* E6 x" }- s, B- |留下深刻印象。又因为总结材料一般比较全面,故篇幅也比较长,看和听的人常常感到很累,这会削弱总
! B$ y3 X5 g: `. j; _5 F
9 O$ D* T4 \0 h  p. o1 p& P结的作用。如果在材料中适当加入生动事例,情况就会大大改观。事例说明观点,观点联想事例,二者互
8 F2 t( S' u1 I+ X
- q$ M/ @$ u3 M0 g6 J* \补,相得益彰。生动的例子才能加深读者的印象,为总结中的观点增强说服力,也会加深自己对某些问题
% i7 N( R2 W/ \  G. X& x' H; O
% J* `8 _4 Y/ D2 S和观点的理解和记忆,为今后的工作留下一把思考和联想的钥匙。生动不是猎奇,不是编造,不是拔高,
7 a) x- v. P+ g3 a( P+ o
+ K" l+ v5 j; p4 t而是来自于事例本身的鲜活。加入生动事例,实际还是用事实说话。当然事例也不一定是绝对的个案,可( o3 d: `; U9 t) [8 @5 O
5 F/ P! c8 _3 p0 y' N3 r+ }
以概括叙述,把几件同类的事情集中起来说,或使用一组数据,或借用外界的有关评价,来反映一种现象,2 M; h6 y; \, M% E5 Z
1 A* C6 O5 \" I* S, [
进而证明一种思想,一种观点。这是总结材料中的亮点,不可忽视。但是一定要注意,事例要精选,语言
8 D$ u3 B- g& t+ D0 D- I3 _% p' j  I8 _9 p( J& \. _& R, P
要精练,勿过多过长!2 b! K9 r' [' Z* T' y
3 G4 y' s5 z& Y( j9 {* @
(七)文章要有自己的特点,彰显个性
  A2 E7 {% F) Q1 i/ P3 [3 L
& p2 L6 [! V/ N/ z6 q- R这里所说的特点,有三个意思:2 S4 [# X6 Z2 o* s4 H' s5 x

0 {4 E1 V7 ^/ `2 h1 i$ X7 s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标签:工作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学海无涯 发表于 2012-12-14 14: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常有一些同志和我探讨如何写好总结问题。这里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试着从方法的角度谈谈怎样写总结,一孔之见,不揣冒昧,抛砖引玉,只为促进交流,促进工作。
% i; s6 I. b: z5 G1 R    善于总结会受益终生。善于总结,概括来说,要明白意义、懂得方法。就方法来说,要弄清范围,把握主题,合理结构,注意全面,突出重点,反映工作,精选材料,精炼语言。
& l" j  ~8 K7 t6 B2 s7 `1 k    一、必须明白搞好总结的意义,端正搞好总结的指导思想
. n/ L7 \+ L9 e    总结是为了通过回顾一个单位和个人一个时期的工作情况,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和宣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检讨,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这既是对上级、对组织、对群众、对自己有个交待,更是为了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聪明的人总是重视总结,善于总结,从总结中吸取经验教训,把经历当财富。经过一段时间,总要回头审视一下,有何得失,有何体会,总是会通过总结明白一些道理。事情做得好,好在那里,什么原因,今后怎么办。出了问题,又是什么原因,今后又怎么办。从而对好的方面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发扬光大,芝麻开花节节高。对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防止在同一类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甚至通过举一反三,防止出现其他问题。总结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今后的工作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找出对策,鼓舞斗志,调动士气,少走弯路,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光为自己,也要为他人。可以说,总结是人类不断前进的法宝。8 {  d4 d4 t( \/ |6 Z, g3 ^
    二、必须明白总结范围8 t2 `9 Q5 k: ~- a) ]8 H7 s( B
    总结范围,是指总结的具体指向。是说一份总结材料,它所反映的只能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一定范围内的人和事。根据总结主体的不同,有单位、个人之分;根据总结对象不同,有全面(综合)、专项之分;根据总结的规模不同,有大型、小结之分;根据时间不同,有年度、近期之分,等等。一定要根据要求,“命题作文”,不能乱套。一般来说,单位总结、全面总结、年度(甚至几年)总结、大型总结,无论从篇幅的长度、情况的复杂、材料的丰富、观点的提炼、经验教训的分析,还是今后工作的安排部署,其要求都要高于与之对应的个人、小结、专项、近期之类的总结。因此,有必要受到更多的关注,下更大的功夫。常见的问题,有的对主体把握不住,时而单位,时而个人,时而他人,来回串岗;有的对总结的内容把握不住,全面总结不全面,或者面面俱到,一盘散沙,抓不住重点,抓不住要领。单项总结太淡薄,几句话不痛不痒,雨过地皮湿,不解决问题。或者东扯西拉,张冠李戴,没有围绕工作的主题来写,事倍功半。有的对小型总结掉以轻心,简短而言之无物。大型总结最缺乏的是宏观把握能力,把握不住主题,回答不了事关全局的问题。包括观点的提炼,材料的取舍,经验体会,问题原因,今后工作部署的重点把握。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总结材料,容易出现忽视往年工作和过多述及往年情况的问题,应当是篇幅上相对侧重于现在,兼顾过去。近期总结,有的觉得无话可说,惰于思考,常常轻车熟路,把过去的、人家的某些例子某些话照抄过来,流于俗套,失去自我。
  y9 i; B* Q; |. n, G( m% d/ F    三、必须明白总结的基本结构形式
& w. Q' q, X5 z% K0 [) C    总结的文字格式,一般由标题(点明总结的主题、范围、时间等)、引子、主要工作情况(多用几个标题来概述)、成绩经验和问题教训、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结尾几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主要的内容是:工作基本情况,成绩问题和体会,下步打算。基本情况这一部分,应当作为整个总结材料的重头内容来展现,经验体会部分,应当作为整个总结材料的精华内容来思考,今后打算部分,应当作为蓝图和号令来把握。当然在具体行文中,因事因人而异,结构样式、语言特色会有所不同,但几大方面的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总结的文字要求,要客观、准确、简炼、规范、生动、信息量大,根据要求,控制字数篇幅。, ]4 L# E0 S2 `
    写出一份好的总结材料,首先要构思一个好的基本框架。如何结构,写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写几点什么内容,主要用什么材料,解决什么问题,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要安排设计好。: W/ J% j% T8 `! g- ~. c  A4 P
    其次要制作一个好的标题。主标题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概括,突出主题,准确定位,催人奋进。各部分次标题也不可忽视,次标题是对每一部分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它们共同作用,用来揭示整个总结的主题。因此要精炼、深刻,准确概括所属部分内容的本质,使人一看标题就能大体明白这一部分的基本内容,而且标题之间要相互呼应,构成内在的逻辑联系。& g3 Q( p3 p0 Q; J( n7 Y
    其三是要占有丰富的材料,亦称素材。好比高楼大厦,要靠一砖一瓦。缺少砖瓦,建不成高楼大厦。这些素材,应该是工作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得到的,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对材料的要求,除了真实,就是丰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实际上就要求作者深入工作生活实际,深入工作一线采访调查,大量占有材料。调查研究做好了,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你的总结也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了。
# o) P9 F1 T8 D, m1 ]3 j    其四是要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用通俗的语言,简明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这是一种反映表达(写作)能力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辅之与来自民间和基层群众的生动语言,进行加工创造,使语言文字更加生动传神,更好的表现总结的主题,那就会为总结材料增色不少。我们看到,好文章总是十分生动,十分感人的。当然,生动语言要靠平时注意积累,临时抱佛脚是勉为其难的。
* e/ R' @$ h4 V# b    其五是要调兵遣将,排兵布阵,完成写作,形成作品。把结构设计合理,把主题把握准确,把材料丰富在手,把标题安排恰当,把语言凝练到位,这还只是做好了总结的准备工作或前期工作,好比大厦有了图纸,准备好了原材料,但这并不是大厦本身。要让原材料变大厦,还要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依照一定之规(总结的内在要求),进行生产,完成建造,这才能够形成产品(作品)。生产--建造--写作,这是一个工作量很大,很费神的劳动过程,也是一篇大文章,难文章,不易做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对于怎样搞好总结说得头头是道,轮到自己来写,就会遭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总觉得才思枯竭、难以为继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有艰苦磨练自己的思想准备,不要指望今天似乎明白了总结的要领,明天马上就会写出很好的总结材料。但是有一句话是真理,那就是:勤能补拙,功到自然成。惟有多读多思多写,才能拿出好的作品。
3 Q" `6 j& G$ Q& O2 G- Z# Q    四、必须全面总结情况
& |$ \2 P/ N1 c8 C, Z8 i* S    总结既然是为了找出成绩和问题,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利再战,就有必要对过去工作进行全面回顾,不能顾此失彼。所谓全面,一是指基本情况、成绩问题和经验体会、今后打算,这几个重要的方面,都要进行概述,一个方面都不能少。少了就不能算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总结,就会失去指导工作的意义。二是指上述各个方面,每一方面自身的内容,也要全面反映。比如基本情况,要对基本情况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反映,就要回顾当初的打算、决心,碰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取得的成果--业务效果和社会效果,各界的反映,对发展进步的意义作用等。分析问题,既要找出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要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好比我们描写一个人物,既要写出他的外表,身高、体型、年龄、肤色、长相、衣着打扮,还要写出他的气质,姿势、口音、眼神、步履、习惯动作、反映表现等言行举止,还有,就是要写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思维活动,他的人生价值。只有经过这样比较全面的描述(总结),我们对这个人才有了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才不会把他与另外的人混同起来,得出一个片面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全面总结,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都用同样的篇幅、同样的笔墨去反映。相反,必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就是说宏观上是全面的,微观上是有分寸的。下面第五点“必须抓住工作重点”有专门论述。在这里,推荐参阅各级党委的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是比较典型的总结工作报告。, G- ]" X5 {+ m1 ]* J+ S9 A
    五、必须抓住工作重点
/ V# T6 Q1 ?3 h    一个人,一个单位,经过了一段时间,留下的东西是很多的。事无巨细的总结一遍,是毫无意义的。常见有的把总结写成了流水账,有的写成了万年历,有的写成了杂货铺,人们听了读了以后,感觉乱七八糟,不得要领,这是总结之大忌。人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必须抓住最重要的工作情况加以总结。所谓重点,我想应该是这样一些方面:单位(个人)的基本职责任务,上级部署的重要工作,有关方面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的处理,付出精力最多、倾注心血最多的工作,你的得意之作,你的最大忧患,你的最深刻的经验体会,你的决心和希望,你的具体计划。等等。可以先把它们罗列出来,然后你就紧紧围绕这些你最爱最恨最牵挂的东西,去展开叙述--重点总结。如果是综合性总结,就法院来说,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内部管理,法院改革等,是为重点。就个人来说,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自身政治业务素质提高,职业道德建设,参与公共事务等,是为重点。综合总结中,有些事情,虽然不是经常性的职责,但在某一阶段,却成为了中心工作,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必要进行总结,就要花费一定笔墨,认真进行总结。有一些事情,做的也不错,但与工作主题相去甚远,或鸡毛蒜皮,意义不大,说了会冲淡主题,则不必多说。总之,重点应是:应该做的,受关注的,费力大的,倾注多的,有影响的,特想说的那些事情。同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重点,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时俱进。2 B4 z& W8 |2 O% T) H8 H
    六、必须反映工作(主观努力)情况! B# y/ v+ C6 O# I$ q2 ?7 }0 `
    这里所说的工作,即出工劳作,是个动词,反映人的活动状态。活动状态怎么样?积极?消极?懈怠?勤奋?又反映出人的精神状态。简单说,精神状态不佳,难有作为。因此,工作状态,或者说精神状态,一直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总结需要认真回顾反映的问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给人以什么不同的感觉?我们一直在努力!又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要让人看到一个单位、一个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了这种“状态”和“风貌”,取得成绩就是顺理成章的,否则就让人无法理解,不正常了。成绩从哪里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努力拚搏,苦干实干加巧干干出来的。怎么干的?你需要用文字把它反映出来。反映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碰到什么困难问题,怎么克服的,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这个成绩的取得给你以什么启示?思想—行动—效果,用笔墨写出来,就是反映工作,这是至关重要的。有的总结材料,罗列了很多成绩,却看不出其中人们努力的情况,这不好。成绩在那里摆着,这不错。但成绩是怎样取得的?老实说,有的主要是上级的关爱,有的是发了意外之财,有的是坐享其成,有的是人家的功劳。那么,你的成绩从哪里来?如果说,是靠了开拓创新,努力拚搏而来,为什么看不到这样的叙述?感觉不到人们努力的程度?向上的激情,冲天的干劲?想一想,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作者忽略了主观努力?那是太不应该的事。怎么办?着重写出(主观努力)工作情况。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必须是真的付出了努力,经过了拼搏。无病呻吟,弄虚作假,只会适得其反。/ u$ r$ s. ?1 n5 |' [8 R% T) o6 G
    七、必须有生动的事例(哪怕是高度概括的事例)- q; |3 L- f* ]' ?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有时人家讲了半天道理,我们不知所云,而只要举一个例子,就会豁然明白。搞总结也是一样。总结材料多使用抽象概括语言,看起来和听起来不如看小说听故事那样引人入胜,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因为总结材料一般比较全面,故篇幅也比较长,看和听的人常常感到很累,这会削弱总结的作用。如果在材料中适当加入生动事例,情况就会大大改观。事例说明观点,观点联想事例,二者互补,相得益彰。生动的例子才能加深读者的印象,为总结中的观点增强说服力,也会加深自己对某些问题和观点的理解和记忆,为今后的工作留下一把思考和联想的钥匙。生动不是猎奇,不是编造,不是拔高,而是来自于事例本身的鲜活。加入生动事例,实际还是用事实说话。当然事例也不一定是绝对的个案,可以概括叙述,把几件同类的事情集中起来说,或使用一组数据,或借用外界的有关评价,来反映一种现象,进而证明一种思想,一种观点。这是总结材料中的亮点,不可忽视。但是一定要注意,事例要精选,语言要精练,勿过多过长!
6 R& u" g$ j- [3 _, g8 G    八、必须有自己的特点5 E8 u# Q# A( W
    这里所说的特点,有三个意思:
; u; x* P  L- e, f/ M% c    一是要反映自身职责特点。比如,法院与检察院因职责不同,工作各有自身特点。法院内部,不同的庭室,有不同的职责。每一个个人,也会因为职责任务的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总结中就应当反映出它们各自不同的职责特点,不能写成“通稿”,看不出区别。
2 `, z3 Y( X8 z$ @! o; R& l    二是要反映自身工作特点。同为法院,猇亭区法院与点军区法院虽然工作职责一样,但具体的工作基础、工作环境、工作思路、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人员状况都不相同。同为审判员,其工作情况也是大不相同。因此,各自的工作总结应当体现各自的工作特点,不能混为一谈,分不清你我。. a7 k8 E4 R% G9 C- G6 l( Y0 k
    三是要反映作者水平。不同的人执笔,会有不同的风格,要提倡广泛借鉴,独立思考,自成体系。不能东抄西凑,千篇一律,看不出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把握主题,是要解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的问题。表现特点,则是解决怎样表达这个意思,用什么语言、多少语言表达这个意思,用什么方式表达这个意思,怎样才会收到一个好的效果的问题。语言上,有些人喜欢搞些“四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些人喜欢使用排比句,显得很有力量,有些人喜欢工整对仗,显得整齐美观,有些人刻意雕琢,有些人娓娓道来,风格迥然,殊途同归。只要能够言简意明,传情达意,不拘泥形式,不搞八股,就应当允许,不必苛刻。百花齐放是好事。 
1 @, ~- H; \+ K; b! ]
 
笨笨球 发表于 2012-12-17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好好学习。
 
hejijun616 发表于 2012-12-17 22: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好,顶,多学,有见地,有内容
 
独行天下 发表于 2012-12-18 08: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非常好、非常受益了
 
cyl 发表于 2012-12-18 09: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要有自己的特点,彰显个性
 
cleverstar 发表于 2012-12-18 09: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北国0235 发表于 2012-12-18 09: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具体,准确生动,十分受用。
 
牵牛花 发表于 2012-12-18 13: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用,收藏了,谢谢了' x8 `3 A7 Y, p( C- l8 ]
 
遍野朝阳 发表于 2012-12-18 15: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soso_e179:} {:soso_e179:} {:soso_e179:}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4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