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秘书 发表于 2012-11-5 09:52 
* p% x1 Q6 [8 T% w h& D" G! {& N$ B7 ~我来谈谈我在收集时遇到的问题:1.不知道该怎么取舍。我们办公室平时定了很多杂志、报纸。我自己是看什么都 ...
& z5 C4 E$ O, s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实是个难题。前面我说了党办、政府办的秘书要成为杂家,而部门办公室的同志还是要先成为要本职工作的“行家”的。材料如何取舍,我个人认为,主要突出一个“新”字:
3 O0 g; C% o7 k; a( Z2 c+ }% z' q 0 I' _) L# g, |& I
首先是新精神,就是上级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这个一定要有,不论是汇报提纲、领导讲话,还是工作总结、经验交流,少不了要引用上级精神来戴帽过渡。
% G+ R9 @' [' m4 M ; o9 _& x* z$ i# t) ?1 V9 f: n! ?
其实是新观点,就是理论学者、高层领导的一些重要言论,新提法,新观点,在拟定调研报告、工作论文时,可以充分吸引借鉴,提高报告的份量。# A) \% T4 D& W" U3 M O% k% L, G
0 B. t+ E( u1 \: q5 O ] 第三是新做法,很多中央和省市及兄弟单位简报、报刊里都多体现,在写工作计划,部署下阶段工作里,策划新活动,可以参照借鉴。8 k+ m, e6 L, O9 R% d
! S3 B% J; i0 ] g" u' j 第四是新进展,就是项目每个月进展,活动开展情况,经济统计数据,同比,环比,在本地区的位次,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等。
3 Y6 Y3 u4 d$ f" F/ n* t; G2 n) n9 s! h) A; c
第五是新框架,就是一些文章标题的组建,那种对仗工整,很的新意,很吸引力的大小标题,注意摘录,灵活运用,可以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文采。# R# {, w: Z. E0 [5 b2 y7 P! V& j
: `+ F8 ~/ }. V5 u- [3 h 至于哪些是权威的,当然是上级文件和高层领导,知名专家的观点啦,像人民网、新华社的老秘网可以经常浏览。
& w V+ j% @# S7 Q, V* c; f"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