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北混 于 2012-12-7 16:50 编辑 " p. G) u; }+ W6 q. f
2 v* W/ V! z+ f/ @; k& j
工作报告写好一周了,用过也有4天了,这几天一直在反思中。利用今晚好好总结一下后来的修改。这些修改最终都成为了最终的文字。
9 [+ Z! H9 P7 x, c- _# x o5 V! `- H: f) k& Q8 {4 w2 }+ V% r
先说结构。我列的写作提纲在2012年的总结中分了7打部分,分别是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达标工作、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安全卫生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这几部分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成和关键环节,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基本限于这几项。这个排列顺序是我认为从最重要的开始的,当然排在后面的安全、德育也很重要,但我觉得那是基本工作,一定要做好的,做不好学校就没了,因为反而可以放在后面。3 ]/ v5 J L# @$ }1 Z
], S2 S1 p+ i% b& c
这几部分最后基本上没有变动。也说明了我所列的这些也正是领导心中所认定的工作。结构上改动的主要是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中,本来我把班子建设的内容放在里面了,结果挨了领导的训斥,他认为班子建设也属于队伍建设的内容,不应该归错类。后来我就改过来了。第一部分我本来还放了教学机构改革的部分,可是最终给删除了,我觉得原因可能是教学机构的改变并没有起到我所说的那些功能和作用,提出来反而有些夸大其词的,不如不提。$ w# {& l/ Q- e; r8 W- O
* |- W) e/ n; x4 F# J' I4 B 另外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教学方面我开始提的不多,仅限于常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参加活动获奖这三部分,经过提醒后,又加了教研活动的开展和学科竞赛活动这两部分,其实还应该有课程改革方面的内容,只不过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开展的实在有限,因此也没有提。可我从别的学校中看到了这一部分内容,而且课程改革在学校的重要作用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再也不能混着过日子了。德育工作中,在建章立制、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我又加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少先队建设,德育课题研究和实践等内容。安保工作里面,后来又把安全管理和安全宣传教育合二为一,显得更加精简和利落。
% p* m" Q! |. D) \6 R; t" T. D- g* |! O, {
在2013年的工作思路和打算中,后来加了“体现一个主题”,去除了7项工作的两项,分别是提炼学校文化和中华诵读活动,前者被安排到了一个主题中,后者放在了营造书香校园里,分类到此结束。' S* C4 y; @' L7 ]1 ~
2 B9 J9 a L7 m, B
) E4 V* X! I8 H- o
: T5 s* ]8 n3 | 工作报告听起来还是不够流畅,有些地方用词需要注意,太重复、太琐碎,容易引起歧义;例如用“活动”这个词,在两句话中重复使用3次以上,这就有些啰嗦了,看起来感觉不到,听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还有用的“一是”、“二是”太多了,这样重复的结果就是连续好几页都是一是、二是,让听众容易产生厌烦感,让读的人也容易产生疲劳。4 v7 R8 J w4 J* Q
* u0 E* I2 G7 a; }( L 另外,有人也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地方感觉话没有说完,有些地方前后搭配感觉突兀,还是梳理不够,流畅性不够。需要加大力度锤炼文字,更简练、更流畅。+ b/ \0 U; [: f! N3 R/ q' t& o& z) d
: m" ~* _" H ^' Y& D9 ^
应该说,本次工作报告从思考、谋划到最后的动笔,费了不少心思,也征求了几个人的意见,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借鉴了其他单位材料的布局。谋划布局是最难的事情,开始的时候,虽然经过思考和征求意见,能够做到有个大体思路,但形成具体的布局,进而列出提纲还是做不到。应该说,借鉴好的文章布局是写本次工作报告的第一个成功之处。0 z3 E2 ~ _7 N' M) H o8 G
6 }. o# K. I; W, w$ L) A3 s
第二个好的经验是征求了几位同事兼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学校本年度工作的看法和下一年工作的想法。各种意见和建议是零散的、片面的,甚至有的是杂乱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我以启发,让我更加深入地进行思考。这个方面的不足之处是,同事们在我的倡导下,大醉而归,吐的吐、倒的倒,给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P; E( g5 ?& k2 G! m1 g9 U$ U
6 S6 Y: U/ _4 _ G7 e, Q5 f 第三个好的经验是写作前对《新教育》一书进行了研读。读了2个月,基本读完,在书的某些需要的地方,甚至是读了多遍,能够做到张口即来,下笔有言。这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尤其是推动新教育实验这个重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 x9 ^) k# a- E5 p) _; Z9 q1 M0 @, s- U# ~9 e) _: [* J$ s
第四个好的经验是下了功夫,付出了心血。在一年多的写材料过程中,有个极为重要的经验必须要提,那就是材料弄得好不好,主要看下功夫的深浅。一个材料,进行了深入思考,细细琢磨,通篇考虑,反复修改,有的时候甚至是几天几夜的付出,就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表达到位,获得好评。如果付出心血少,必然不成功,有时候,甚至是不入法眼的。
; T4 a8 B3 o& Z, g, R+ C; v2 I1 }& s# N+ I `$ I; U( k+ V5 M
不足之处:一是通篇谋划全局的能力有待提升,站在制高点,谋划全方位,才能更好的表述;二是材料创新和特色之处有待改进,这个方面主要在于理念的引领不够,没有一个贯彻的理念统领各部分材料;三是有些语句的表述力度不够、表现力稍差,不能完全显示成绩、突出成果。需要进一步思考,怎么表达才能更出彩,如何换个方式说话才能更有感染力。四是文章思路清晰度、语言逻辑性有待磨砺。这要多读文件、多思考、多写、多练,提高工作水平。% N* B( {2 b# u" @+ X: }3 U2 V1 j0 S( ?6 }
5 k/ |, [$ ?( d% A8 y
下一步的目标,很明确。多读经典、多练笔,多思考。以期工作能力更提升一步。
6 d* B' j( n1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