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和中庸
4 F. k; k! Z3 \8 U6 B! \: b: g7 W
4 ~* b- J+ b8 W- ]看到网上一篇《公务员要过“三关”》的文章,指导新加入公务员队伍的青年人,要过好“平庸关”“山海关”和“娄山关”这“三关”。大概意思如下:
q/ ]! G$ t0 W# A M& L! \7 ^6 a, C- Y# k( F$ x3 E% \
所谓过“平庸关”,就是学会做到“平庸”,也就是一定要用一个平常心来对待自己、对待工作。这里的平庸决不是指碌碌无为,而是积极有为,是一种作为新人应该有的清楚自己地位、明确自己职责的有为,是一种为自己赢得别人积极评价的有为。过此关,就是要放低姿态,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做好工作,尽快成长。
3 f: K4 O* O( [: B
K% n: d/ N) |: p& P, E* n3 ]) i所谓过“山海关”,是在过“平庸关”上的一个飞跃,是要让自己在经历沉默与成长后的一种力量的逐渐释放,是在人山人海中脱颖而出的跨越。因为你决不能真的平庸,你的实力和竞争力永远是你取得地位的重要支撑,没有一个单位愿意让一个无用的人占着位置,没有领导不欣赏有才之人。其中的要点是,一方面要逐步展示,让别人慢慢体味;另一方面要注意多侧面展示,让别人不断惊喜。* l" X- G; z, m, i
) @- N& N: J. @- E所谓过“娄山关”,是对过“山海关”的超越、也是对过“平庸关”的一种回归。在你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默工作,也经历了崭露头角后,带来的很可能是别人的赞许,又可能是别人的嫉妒。在此刻,最需要的心态就是冷静,要时刻提醒自己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任重而道远。) t1 v; y8 l7 S( ~
' r. c( }# E: \! ?0 C7 w
文的题旨可用这几个词语来概括:低姿态,严要求;多做工作,少论是非;逐步展示才华,切勿锋芒毕露。这几句话囊括了下列几层意思:服从领导,听众指挥;为人谦逊,处事周到;团结同志,群众基础好;爱岗敬业,勤奋努力;责任心强,工作成绩突出。各位看一看,这是不是对一个同志的最佳评语?倘若你能做到这个境界,就修炼得够格了。) w* [, H- B9 \
9 t: r# E; E# a [1 O- z% c机关有其特殊的人文环境,要想在机关站稳脚跟图谋较大发展,并不是“二傻子夯大锤”,凭蛮劲就能干出来的。根据机关人文环境特点,对于年轻公务员来说,有两个诀窍屡试不爽,可供参考,叫做“抱朴”和“中庸”。
2 j# l5 N/ Y# B4 W8 c“抱朴”,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装笨——不是装傻,如果装傻就过了头,过犹不及。
9 `7 I$ f2 G+ Y+ a0 B( I% Z9 b
& r, x% a$ S2 ?# C0 d2 H0 W公务员实行招考制度以后,能考进机关的基本上都是“牛”人,都有一技之长或过人之处。比如在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专业知识方面,比如在电脑、网络等现代化办公方面,各人有各人的优势。但这一代通过公考进来的人,年龄小,资历浅,没有你多少话语权,你就得收敛些,不能太露锋芒。你主动收敛,才显得虚心可爱。# y. g( W; B8 L
$ Z6 v( a Q. Q' H9 q/ Z
楷书书法中有一笔法叫“悬针”,书写者在最后收笔时一定要把笔锋收回藏起来,才显得圆润完美。试想,假如老同志问你,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稿打印成双面排版?你说,这都不会,简单的很。然后你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虽然帮了老同志的忙,但人家并不领你的情,反而觉得你喜欢卖弄自己。如果这样说:“哦,要双面排版么,我来试试。”老同志就会十分高兴,说不定还要在人前人后夸你几句呢。; m5 b. O" c" k. S
# L& P, K2 A. i5 A再假如处长给你安排任务,说小刘你把昨天的活动写个信息,不懂的地方去问老李。你说:“不就是个几百字的信息稿吗,嗨,包在我身上。”处长就会认为你爱夸口显摆。如果这样说:“行,我一定多向老李请教。”处长就会觉得你温驯可爱。( W+ z9 y: g# |; R7 E* x0 w2 C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智若愚,聪明的人不显露出自个儿的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三国时期魏国的行军主簿杨修,听到曹操把夜间口令定为“鸡肋”,就到处张扬说魏王今夜必班师撤营,结果被曹操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杨修这家伙就是虽然聪明却不懂藏锋,而大都督司马懿,一个绝顶聪明的抱朴高手,躲过曹魏家族的多次迫害,最后掌控了魏国朝政大权。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那叫小聪明,而小聪明是派不了大用场的。
: y, g4 D2 i" [, d0 |% N! h- V- X4 A0 X @5 D
有人总结说,善于巧妙利用自己平庸禀赋的人,常常比真正卓越者赢得更多尊敬和名声。抱朴不是不显示个人才华,而是不显摆,不卖弄,不张扬,让自己的才华在生活中一步步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他人一个逐步认识你、接纳你、仰视你的过程。这样做,防止功高盖主,遭到顶头上司的踩压;防范木秀于林,引起同事的嫉恨。有领导赞赏,有群众支持,你的日子就好过了。俗话说得好:温火才能熬出好汤嘛。5 B0 n! M0 e. O3 s& L& m
o- P5 o! B9 C$ T- {) e; S% a& d
中庸,这可是中华民族的传世之宝。据说,中庸是儒学一切的基础。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说过,高明莫过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中庸是儒家之经典,但却融入了道家的精神。因为做人不易,处世不易,所以儒家入世的观念中,还得有点道家出世的思想。这叫做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不拘泥于小事小理。中庸之道的核心,强调的是中和与平衡,对什么事都不偏执,在矛盾两极间找到最佳途径。中庸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公允折中、不温不火的处世态度。
" `$ b4 H: |4 f4 I7 p5 C. k! l2 Z" H0 r' U' @/ N
在机关里,中庸之道可以说是有效处理复杂人事关系的一大法宝,机关中的“好同志”都是玩弄中庸的高手。见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有的人与人闲聊,只听别人讲,从不披露自己的家底;有的人,评理说事都是两点论,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倾向性。注意一下AB型的人,这种血型的人很会运用中庸之道,因为这类血型的人,是聚合平衡性思维方式,大脑很善于左右权衡。; {% Y' Z9 n$ M" W* ^3 Y! W* J
& \7 Z& c! x% q) F' l& F
由于机关里实行集中办公,不像工人农民分散作业,团体化程度高,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透明。加之机关人观察力、分辨力和判断力普遍较强,很容易从各人自身利益的角度来思考和看待问题。比如你工作完成的好,受到领导表扬,有的同事就会生出不平衡心态。你跟领导外出参加会议,立刻就有人猜疑,为什么领导要带他去呢?你和某同事很谈得来,有人就觉得你们俩搞统一战线。机关人的神经敏感,察事敏锐,因此,说话要照顾方方面面,防止有人对号入座;处事要显得公道合理,当心有人抓你的把柄;交友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小团体小帮派;就是穿衣戴帽,也要入乡随俗跟大流,奇装异服是大忌。
% s2 d/ `8 y# G# m' y- P小秦是单位的内勤,也是个文学青年,平时没事就写写画画,她把自己创作的小诗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闲下来就吟诵两句,一幅自我陶醉的样子。有些老同志看不惯,背后给她起个外号叫“酸女”。单位里有了起草文字材料的任务,有人就起哄,说这个任务交给小秦,她是咱单位的女才子。可怜小秦虽有诗歌爱好,但没有写材料的功底。领导找小秦谈心,说青年人有点爱好是正常的,但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你能写点诗歌,为什么不学学写公文呢?你天天弄那些诗词歌赋,别人会说你不务正业呐。小秦听了领导批评,此后再也不敢写什么诗了。* c; U5 m% N' n7 i/ r6 ~
6 l5 a4 N! }9 c- p y
这不是压抑天性么?话一点没错,在机关工作,有些天性你就得收起来,不可率性而为。《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说的是理性与情感的合一。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但为了追求天人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1 W3 M* g* P$ @( P% Q9 P
" M) ~. m" }7 y5 ?: Y. S& U+ V中庸之道非常适合机关办公室工作人员。机关里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中枢神经,单位里的大事小情,都要通过办公室上传下达。办公室事务繁杂琐碎,对上要服务领导,平行要服务和协调各处、科、室,对外联络兄弟单位,每天要接触各色各样的人,处理纷纷繁繁的事,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整天忙忙碌碌,琐碎的事情干得不少,总结起来却显不出成绩。可一件事情处理不妥当,就会引发意见和矛盾。% V1 {2 c) |4 X( R* a; F% G
& p2 H2 I) c0 |% ~" q. b/ I6 \. ^
当然,中庸之道不光办公室同志要学,每个机关人都用得上,除非你不想上进,那就放开你的天性,用北京话说叫“爱谁谁!”; {, Q$ H$ D5 f' z% n2 S# E
+ r) R! M' u- h$ d4 x' B& R, H
笔者用下面几句话,对中庸之道做个小结:
2 t; y4 W0 e: e: }
( o6 @! f& P5 T, r6 d3 r&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