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例文 写简报”之二 1 n& i! G- J1 l T7 ]" d; [ B) h
' V) M, I, Y2 i) `6 r" B6 ?3 Y9 W“看似平常最奇崛”
0 O" p5 |2 z5 r3 \
( b: [; \1 c! t8 S* d——一组简报稿的结构评析
% @* V7 j' m/ G
5 T; A# h: W9 F: }2 \( {: q. \房立洲
7 U! l* S/ h4 c+ x0 z/ m: G- Y' e% y6 N+ `+ X$ j
7 R0 E3 w$ H5 i, s5 G4 w( V" z* Q8 q3 f# i4 h J( Q% y, ?+ Z
简报稿,因其篇幅短小,往往不像讲话稿、调查报告、意见等写作那样具有“气势恢宏”的结构。简报的结构,一般不以宏大、复杂见长,而以新巧、谨严取胜。简报在篇幅上求简尚短,并不总是一味地通过压缩内容来实现。实践证明,一味以压缩内容求短的简报,不仅因“短”害“实”,也是舍本逐末之举。一篇文质俱佳的简报,篇幅虽短小,内容却丰富,全因用以表达的每一个文字都收到了以一当十、言简义丰之奇效。笔者以为,如何让简报文字发挥出如此大的表意功能,有赖于集中凝练的结构设计。
5 `- F" g4 d: j, l# J
% P! j* f% _, w6 [: P- g5 n1 W“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代诗人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简报看似平常的结构,却离不开作者对大量信息提魂摄魄式的归纳和千锤百炼般的雕琢。总体来看,简报结构之简、之新、之巧、之明、之严,主要通过以下七种方式实现的:
4 m9 o/ P2 u0 {: F" ~; m% b- T; z4 q% x/ ^2 `# s$ t8 S
一、“一柱擎天型”。由于表现内容的单一,有些简报在结构安排上独段成篇,恰似“一柱擎天”,以单一的层次支撑起了全篇的结构。例如:
8 a3 @: X0 q( S% |$ H$ s6 F. {; [) e5 w, ~* D& k. J
【例1】××县开展文化短信“传”四方活动。紧紧围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摒弃落后封闭文化,引进先进外来文化”,深入开展以“箴言短信、励志短信、经典短信、地域风情、歌颂祖国”等为主题的“传箴言”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干就干成”、“满怀激情奋斗,带着希望上路”、“向先进地区学习,解放思想;向先进人物学习,爱岗敬业;向人民群众学习,执政为民”等一大批原创短信脱颖而出,并在市民中广泛传递。截至目前,参与手机用户已达××户,原创短信量××条,转发短信量××条,PUSH短信量××条,报纸、电台、电视、网站登载、宣传短信量达××条。
: ~3 B8 e7 A- U* K/ f% u# m( p& S; X- @7 D4 ?' d. d
例1的结构简单明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在一个“传”字。文章围绕“传”的依据、“传”的内容、“传”的方式和“传”的效果铺开“情节”,简短的篇幅之内,有叙述有说明,有事实有数据,有共性有个案,结构十分凝练集中,不枝不蔓,脉络清晰。 $ Y+ @8 X( g3 I( i% X% J
" k* K; d3 x9 d( c二、“一线串珠型”。简报的“简”,要求内容必须简洁紧凑,主题必须高度集中统一。体现在结构上必须精致巧妙,往往借助于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串起彰显文章主题的各个“彩珠”。对写作者来说,接触到的第一手材料也许杂乱无章,千头万绪,但整理成简报时一定得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梳理、筛选和提炼,使被选中的材料在主题的统摄下成为一个紧密有机的整体。例如: / {* Y4 K! b% O' L
( o" h& Y8 L$ b" Q! S* f+ ~
【例2】××县巧借外力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1)“借鸡下蛋”做大工业。按照共赢、互利、诚信原则,加大招商力度,围绕医药化工、机械电子、服装轻纺、能源、食品加工、建材与新型材料六大重点工业产业,组建×个招商办事处和×大产业招商组,派出××名干部和专技人员外出招商;认真兑现引资承诺,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随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引进××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个,协议引进资金××亿元。(2)“借船出海”做强农业。加强与外地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合作,借助其先进的生产、加工、科研能力和成熟的销售市场,积极发展壮大本地产业,××镇与××省××厂签定协议,成为其重要××原料地之一,××亩高粱不愁销路;××镇与市××公司合作,不仅××亩××卖出了好价钱,还成功举办了××花节,吸引周边区县××万游客观光。(3)“借脑生智”发展旅游业。邀请全国著名旅游经济专家学者为××旅游业发展献计出策,提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战略构想,实现旅游品牌打造、精品景区建设、客源市场拓展、产业规模壮大、行业素质提升“五大突破”。今年以来,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 i9 I% T4 M, ^( V7 B' d& H7 J8 `" o2 C ? M8 n! R- b; v
例2是一篇很是出彩的简报。这个“彩”就出在作者对简报结构的精巧设计和精心打磨上。通读全文,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这就是“县域经济发展”。那么是通过什么方式发展的呢?主要是“借”,有“借鸡下蛋”、“借船出海”、“借脑生智”这三颗珠子。通过“借”实现了那些方面的发展呢?也有“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发展旅游业”三颗珠子,与前述三颗“珠子”环扣相连,形成表意完整、交相辉映的“复珠”。此外,文章的由“借”领起的三个层次在文意和结构上都是并列的,只要扣紧了“线”,这样相互并列的层次甚至可以无限延展下去,如可以写上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的内容。对于这样的结构,“线”只有一根,而珠子是可以视情“镶”上无限多颗的。 * C; e; C" i2 Q* {2 h8 K& N9 F
6 d/ |" T8 ]% h* D: P, I9 P7 r) ]三、“撮要分条型”。这是最常见的简报结构类型。简报结构的最鲜明特点,就是纲举目张,一目了然。“撮要”,就是把要点集中展示在文前(或者标题中),这里的“要”,要能以只言片语概括出全文的中心意思;“分条”,就是围绕所撮之“要”,分条列项地给以较为具体的表现。通过如此“撮要分条”,文章的结构呈现出经纬分明、整齐匀称的美感。 z4 @: i- x% r y% e* f# p& |1 O
/ y* `: N1 t. }. r Z# R. ^& }【例3】××区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加快机关企事业单位环境综合整治。(1)万名干群大动员。将整治工程作为“书记工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发动××个单位上万名干部职工和市民参与。(2)千名党员履承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作出环境整治履职承诺,逐一兑现。(3)百日督查促整治。4-6月,通过媒体曝光、社会监督、挂牌通报、现场办公、限期整改、行政问责等措施,督促各单位落实整治工作要求。(4)十佳单位树标杆。评出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单位,通过表彰激励,带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入××万元,完成××栋××万平方米房屋整治,新增绿化面积××万平方米。 : f0 x/ S4 J) Y3 P% _! s
3 i3 N; m5 ?3 K0 C2 v& V5 @& @
/ [) X# A3 l" c, [& A3 l: |/ @# M6 {" p+ M3 z8 Y
七、“一唱三叹型”。有时,某项举措、某个成果,或是某个字眼在简报的写作中甚为关键,是表现主题无法绕开的“点”,因此,作者,就围绕某个能够凸显文章主题的字眼大做文章,在安排结构时始终围绕该字眼,通过语句表达的细微变化,使该主题在“一唱三叹”中得到深化,并在结构中产生了参差错落的美感。例如: 6 R1 h9 w2 E: e# F3 L. z
3 Z3 z$ x' z1 Q
【例7】××区六项制度促新提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1)任前查廉。对拟提任处级领导干部,提请区委集体研究和票决前,区纪委专题廉政审查,去年以来取消×名有廉政问题的待提任人员。(2)集中学廉。建立廉政教育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学习情况纳入考核内容。(3)分类谈廉。建立新提任处级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制度,明确提要求,严肃谈纪律。(4)公开诺廉。去年以来,××名新提任处级领导干部通过《××》报、区电视台作廉政承诺。(5)述廉评廉。建立区纪委常委会听取领导干部述廉制度。(6)离任审廉。纪检、组织、审计等部门定期开展离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廉政情况评估。
% D- _: T9 m6 m; {! y' Y# s, d5 D8 X1 i5 y
显而易见,在例7中,“廉”是全文紧扣的主题。鉴于此,作者“索性”以“廉”字结构全文,由此安排的结构简单而集中。围绕“廉”字,分别从任前查廉、集中学廉、分类谈廉、公开诺廉、述廉评廉、离任审廉等六个方面选取材料,用一“廉”字串起各方面的举措,可谓句句不离廉,段段紧扣廉,浓墨重彩而有富于变化地把“廉”写得神完气足,十分突出。 % V2 w& h( V, c/ E2 C
5 ^5 w- h5 F4 }1 o# X
简报的结构远远不止上述六种。此外,还有“并蒂花开型”,即文章的内容并无主次之分,各部分内容围绕一个点渐次铺开,如《我老秘网市积极应对极端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围绕“应对”举措,分别列举各区各部门的此项工作情况;还有“面中选点型”,如《我老秘网市超额完成新时期扫盲任务》这样安排结构:一是健全组织机构,二是明确工作目标,三是加强摸底排查,四是落实扫盲经费,五是有效组织实施。“扫盲”的举措有很多,肯定不止上述这些,作者只是“面中选点”,抓住了几个典型事例作重点介绍。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简报结构方法。简报的结构类型林林总总,难以尽述,常见的主要是上述这些。而选用什么样的结构,取决于文章的主题、内容的性质以及作者构思的匠心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9 K% k" G# Z& w$ ]) l0 q4 S
* O& D3 D# s4 `- D$ H: M【作者简介】房立洲,男,哲学硕士,副教授,杭州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办公室主任。 |